|
道教還願酬神該用什麼祭品?道教還願酬神該用什麽祭品?俗話說:「有借有還才是上等人。」其實不僅對人,對神更加要有這份敬意。酬謝神恩有什麽應該做,有什麽不應該做呢?下面由道觀網為大家詳細解說。 如果你是到道教宮觀還神,例如向呂祖師、太歲神、觀音大士等等的神明還願一般來說,需要準備的東西非常簡單,就是香、花、果、水、茶。 一炷清香,裊裊青煙。一炷香,即是三支香,我們一般會上三支香,因為「三」這個數,代表天、地、人,亦代表多的意思。不過,從道教信仰來說,三支香的意思,是代表上達三清天。 花,除了玫瑰、月季這些有刺的花或氣味過於刺鼻的花不適合以外,其他新鮮的花都適合供奉神明。 至於水果方面,果,有修成正果的象征意義,同樣選新鮮、合時的就可以,最好就是形狀比較圓的水果,有圓滿的意思。不過,一般認為石榴這些是不潔之物,盡量避免。至於數量方面,可以選擇數目為乾的單數,例如一、三、五個。 水和茶,其實都是道教十供之一,水有潔凈的意思,而茶,不僅是一種飲品,在中國文化中,更代表一種養生之道,所以茶在道教儀式中,很多時都會作為獻供。如果要供茶,可以用已經沖泡的或幹的都可以。 至於酒和燒肉燒豬需不需要呢?其實,酒、牛、羊、豬是古代祭禮上用的三牲酒禮,而平民百姓多會用到豬、雞和魚,這個傳統和中國的農業文化有關,直到現在,很多人都會按傳統把向神明供奉的燒肉分給大家吃,希望可以沾一點福氣,討取彩頭。不過其實三牲酒禮屬於傳統祭祀文化,而且道教崇尚天道好生,而且強調神不飲食。先天的神明,其實不需要人用葷食來供奉,所以其實無需向道教神明風險三牲酒禮。 紙品需要嗎?道教科儀中,很多時候都會向神明獻上寶帛,代表一份敬意,拜神的事後,善信都可以選擇民間不同類別的大神衣、衣衫、壽金等,都代表我們對神的敬意和謝意。 不過說到底,敬拜神明最重要是誠心,道經經常強調「隨力建功」,在準備祭品時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,不需刻意強求,即使簡單的花朵,一炷清香,已經非常足夠了。 上一篇道教供品的選擇與禁忌下一篇許願後,為什麽必須還願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