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道教供水,神像前供水的原因道教供水,神像前供水的原因?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崇拜的宗教,神仙信仰是道教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飛升成仙也是修道之人修行的目標。神仙歸根到底都是「道」的化身,道教希望通過人格化的神仙來更好地勸人向善,方便教化世人。下面由道觀網為大家詳細解說。 道教的宮觀裏供奉著不同的神明,如統禦三界十方的玉皇大帝,執掌天下財富的財神,掌管世間姻緣的月下老人等等。大殿神像的供桌上經常會擺放著許多的供品,道教將供於神壇的這些供品稱之為「五供」,即香、花、燈、水、果。 而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》對五供是如下解釋的「當用五行金木水火土,以表天地造化,相生相克之治而合神明之德。」 水是生命之源,它是人類及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,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水加以崇拜。道祖老子的《道德經》所講的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,水具有柔弱不爭的性格,這也是道教修道之人需要具有的修行原則。而「上善若水」則是道祖老子對人們的開示,在修身養性、為人處世等方面起到關鍵的作用。 同時道教也將崇拜的水加以神格化,古代中國將流入大海的四條河流統稱為四瀆,它們分別是南瀆長江、西瀆黃河、東瀆淮水和北瀆濟水。道教神仙中的長江之神為江瀆廣源王;黃河水神為河瀆靈源王;淮河水神為淮瀆長源王; 濟水之神為濟瀆清源王。道教將宇宙空間分為天、地、水三界,象征水界的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與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、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構成了三官大帝的信仰。 道教還吸收了佛教傳入的龍神崇拜,根據《太上洞淵神咒經》記載,道教有五帝龍王和四海龍王,道教認為,凡是有水的地方,無論是江河湖海,都有龍王信仰的存在。 上一篇去道觀還願的五大講究下一篇道觀酬神如何規範燒香 |